强行18分钟处破痛哭av,大地资源第二页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西欧free性video欧美

中環雙碳專欄|零碳要聞(3月17日-3月23日)

發布日期:2025-04-11 瀏覽次數:48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得到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的正式授牌。我們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五部門發力提升用電“含綠量” 多行業推進綠證強制消費

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27個!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的通知

三地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

安徽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為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國家政策------------------------------------------------

五部門發力提升用電“含綠量” 多行業推進綠證強制消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印發《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綠證市場交易制度基本完善,綠色電力消費核算、認證、標識等制度基本建立,綠證與其他機制銜接更加順暢,實現全國范圍內綠證暢通流動。到2030年,綠證市場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社會自主消費綠色電力需求顯著提升。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已建立綠證核發、交易、應用、核銷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機制。綠證基本實現核發全覆蓋,交易規模和用戶數量快速擴大,綠證國際互認積極推進,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水平穩步提升。但是,受供需不協同影響,綠證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低估。《意見》在穩定綠證市場供給、激發綠證消費需求、完善綠證交易機制、拓展綠證應用場景、推動綠證應用走出去等方面提出多條具體措施。 


激發綠證消費需求方面,《意見》提出,加快提升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行業企業和數據中心,以及其他重點用能單位和行業的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到2030年原則上不低于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平均水平;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在8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在有條件的地區分類分檔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鼓勵其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 


來源:新華網2025/03/19




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


近日,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和中國產品碳足跡標識,這是我國首個系統性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文件。該文件的發布,標志著構建全國統一的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工作取得關鍵突破。 


本次發布的《通用實施規則》是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的重要技術文件,該文件明確了認證的適用范圍、認證模式、認證流程、標識樣式及管理要求等關鍵內容,對于規范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產品碳足跡標識主體采用綠色調,通過“腳印”圖案巧妙展現碳足跡概念,以數字格式清晰呈現產品碳足跡量化結果,使消費者能夠直觀、便捷地從中獲取產品的碳排放信息。 


建立實施統一的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意義重大。通過對產品碳足跡的嚴格核算與認證,能夠有力引導企業強化節能減排意識,推動生產方式綠色轉型,顯著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從而為我國產業綠色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同和數據共享,指導各試點地區穩步推進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形成有特色、有亮點、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2025/03/20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為加強工業節能降碳管理,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指南》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建設目標,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業務功能,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計算、分析、能效對標、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足跡核算等功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實際需求等,確定開發建設的具體功能。三是技術方案,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采集、數據架構、模型組件、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四是保障措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相關規定,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網絡和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保障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行。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指南》宣貫解讀,指導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加快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升級,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碳管理水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來源: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2025/03/18


27個!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的通知》,確定第二批27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


《通知》提出,有關地區發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碳達峰試點建設作為加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統籌謀劃重點任務、研究推出改革舉措、扎實推進重大項目。


《通知》明確,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按照《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及《碳達峰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編制試點實施方案。有關地區發展改革部門要組織專業力量,對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給予指導和支持。


《通知》要求,有關地區發展改革委對本地區試點城市和園區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后,于2025年4月25日前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有關方面對各試點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并反饋有關修改意見。


據了解,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確定了張家口市等25個城市、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0個園區為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


來源:中國發展改革 2025/03/21



---------------------------------------------地方動態------------------------------------------------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的通知 


3月19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全面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完成年度7500萬張綠證消納,年度規上工業能耗強度下降3%。擴大綠色電力消費,全年實現市場化電量3500億千瓦時左右。制定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標準10個左右,省產品碳足跡服務平臺歸集產品碳足跡數據300個以上,推動產品碳足跡數據庫國際互認。新增培育“雙碳”認證企業100家,完成產品碳標識認證應用10個。組織實施綠色低碳領域科技項目40項以上,累計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項以上;認定“雙碳”領域全省重點實驗室20家,新認定綠色低碳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0家。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實現綠色技術交易500項,交易金額15億元。 來源:浙江省發展改革委 2025/03/20  三地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京津冀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2024-2025)》近日正式發布,23個典型案例聚焦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涵蓋建筑、工業、交通、數據中心、供熱、市政基礎設施等多領域。 記者了解到,案例由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天津市節能環保中心、河北省綠色發展服務中心聯合發布,這也是京津冀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從數據中心節能到污水處理升級,從供熱系統優化到土壤修復創新,案例所涉技術深度對接京津冀產業布局,91.3%的案例技術擁有發明專利。 其中,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數據歸檔系統案例,采用冷熱數據分層存儲技術,實現在線、近線和離線數據的分級存儲管理。不僅填補了國內數據中心IT系統軟件節能管理空白,還可推廣至衛星、氣象、影視等海量數據存儲場景。 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源泉。“十四五”以來,京津冀三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交流合作,此次典型案例發布,也標志著京津冀綠色協同發展邁入新階段。市發改委方面表示,未來三地將持續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深化區域協作機制,為全國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京津冀樣板”。 


來源:北京日報 2025/03/18


-----------------------------------------市場實踐----------------------------------------------


安徽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為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近日,記者從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獲悉,徽商銀行向安徽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發放了1.65億元建材行業轉型貸款,這標志著我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 轉型金融是指為支持減緩氣候變化、推動高碳排放或難以減排領域向低碳排放或近零排放轉型的經濟活動和經營主體提供的金融服務。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聯合省有關部門印發《安徽省建材行業轉型金融實施方案(2024—2025年版)》,組織開展全省建材行業轉型金融項目摸排,建立建材行業轉型金融項目庫,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轉型項目,為建材等傳統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 據悉,徽商銀行、人民銀行滁州市分行通過前期摸排,主動對接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萬噸新能源裝備用高透組建制造(特種玻璃制造行業)項目,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幫助企業開展碳減排目標、轉型計劃可行性評估,推動了全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筆貸款嚴格按照轉型金融標準使用說明推進,符合建材行業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其落地對于促進我省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建材行業轉型金融標準試用工作,總結推廣首筆轉型貸款實踐經驗,加強轉型項目摸排和對接,引導金融機構根據目錄豐富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轉型金融支持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有效路徑,助力安徽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說。


來源:安徽日報 2025/03/24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得到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的正式授牌。我們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五部門發力提升用電“含綠量” 多行業推進綠證強制消費

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27個!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的通知

三地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

安徽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為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國家政策------------------------------------------------

五部門發力提升用電“含綠量” 多行業推進綠證強制消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印發《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綠證市場交易制度基本完善,綠色電力消費核算、認證、標識等制度基本建立,綠證與其他機制銜接更加順暢,實現全國范圍內綠證暢通流動。到2030年,綠證市場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社會自主消費綠色電力需求顯著提升。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已建立綠證核發、交易、應用、核銷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機制。綠證基本實現核發全覆蓋,交易規模和用戶數量快速擴大,綠證國際互認積極推進,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水平穩步提升。但是,受供需不協同影響,綠證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低估。《意見》在穩定綠證市場供給、激發綠證消費需求、完善綠證交易機制、拓展綠證應用場景、推動綠證應用走出去等方面提出多條具體措施。 


激發綠證消費需求方面,《意見》提出,加快提升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行業企業和數據中心,以及其他重點用能單位和行業的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到2030年原則上不低于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平均水平;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在8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在有條件的地區分類分檔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鼓勵其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 


來源:新華網2025/03/19




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


近日,國家認監委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和中國產品碳足跡標識,這是我國首個系統性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文件。該文件的發布,標志著構建全國統一的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工作取得關鍵突破。 


本次發布的《通用實施規則》是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的重要技術文件,該文件明確了認證的適用范圍、認證模式、認證流程、標識樣式及管理要求等關鍵內容,對于規范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產品碳足跡標識主體采用綠色調,通過“腳印”圖案巧妙展現碳足跡概念,以數字格式清晰呈現產品碳足跡量化結果,使消費者能夠直觀、便捷地從中獲取產品的碳排放信息。 


建立實施統一的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意義重大。通過對產品碳足跡的嚴格核算與認證,能夠有力引導企業強化節能減排意識,推動生產方式綠色轉型,顯著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從而為我國產業綠色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同和數據共享,指導各試點地區穩步推進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形成有特色、有亮點、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2025/03/20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為加強工業節能降碳管理,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指南》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建設目標,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業務功能,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計算、分析、能效對標、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足跡核算等功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實際需求等,確定開發建設的具體功能。三是技術方案,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采集、數據架構、模型組件、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四是保障措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相關規定,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網絡和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保障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行。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指南》宣貫解讀,指導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加快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升級,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碳管理水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來源: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2025/03/18


27個!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公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的通知》,確定第二批27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


《通知》提出,有關地區發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碳達峰試點建設作為加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統籌謀劃重點任務、研究推出改革舉措、扎實推進重大項目。


《通知》明確,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按照《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及《碳達峰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編制試點實施方案。有關地區發展改革部門要組織專業力量,對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給予指導和支持。


《通知》要求,有關地區發展改革委對本地區試點城市和園區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后,于2025年4月25日前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有關方面對各試點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并反饋有關修改意見。


據了解,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確定了張家口市等25個城市、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0個園區為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


來源:中國發展改革 2025/03/21



---------------------------------------------地方動態------------------------------------------------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的通知 


3月19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浙江省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全面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完成年度7500萬張綠證消納,年度規上工業能耗強度下降3%。擴大綠色電力消費,全年實現市場化電量3500億千瓦時左右。制定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標準10個左右,省產品碳足跡服務平臺歸集產品碳足跡數據300個以上,推動產品碳足跡數據庫國際互認。新增培育“雙碳”認證企業100家,完成產品碳標識認證應用10個。組織實施綠色低碳領域科技項目40項以上,累計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項以上;認定“雙碳”領域全省重點實驗室20家,新認定綠色低碳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0家。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實現綠色技術交易500項,交易金額15億元。 來源:浙江省發展改革委 2025/03/20  三地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京津冀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2024-2025)》近日正式發布,23個典型案例聚焦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涵蓋建筑、工業、交通、數據中心、供熱、市政基礎設施等多領域。 記者了解到,案例由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天津市節能環保中心、河北省綠色發展服務中心聯合發布,這也是京津冀首次聯合發布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從數據中心節能到污水處理升級,從供熱系統優化到土壤修復創新,案例所涉技術深度對接京津冀產業布局,91.3%的案例技術擁有發明專利。 其中,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數據歸檔系統案例,采用冷熱數據分層存儲技術,實現在線、近線和離線數據的分級存儲管理。不僅填補了國內數據中心IT系統軟件節能管理空白,還可推廣至衛星、氣象、影視等海量數據存儲場景。 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源泉。“十四五”以來,京津冀三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交流合作,此次典型案例發布,也標志著京津冀綠色協同發展邁入新階段。市發改委方面表示,未來三地將持續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深化區域協作機制,為全國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京津冀樣板”。 


來源:北京日報 2025/03/18


-----------------------------------------市場實踐----------------------------------------------


安徽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為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近日,記者從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獲悉,徽商銀行向安徽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發放了1.65億元建材行業轉型貸款,這標志著我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 轉型金融是指為支持減緩氣候變化、推動高碳排放或難以減排領域向低碳排放或近零排放轉型的經濟活動和經營主體提供的金融服務。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聯合省有關部門印發《安徽省建材行業轉型金融實施方案(2024—2025年版)》,組織開展全省建材行業轉型金融項目摸排,建立建材行業轉型金融項目庫,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轉型項目,為建材等傳統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 據悉,徽商銀行、人民銀行滁州市分行通過前期摸排,主動對接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萬噸新能源裝備用高透組建制造(特種玻璃制造行業)項目,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幫助企業開展碳減排目標、轉型計劃可行性評估,推動了全省首筆轉型貸款落地。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筆貸款嚴格按照轉型金融標準使用說明推進,符合建材行業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其落地對于促進我省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建材行業轉型金融標準試用工作,總結推廣首筆轉型貸款實踐經驗,加強轉型項目摸排和對接,引導金融機構根據目錄豐富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轉型金融支持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有效路徑,助力安徽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說。


來源:安徽日報 2025/03/24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文安县| 福贡县| 广丰县| 老河口市| 蒙阴县| 铜川市| 泽州县| 南康市| 南澳县| 施秉县| 平利县| 台北市| 庆元县| 周口市| 璧山县| 洪雅县| 九寨沟县| 句容市| 濮阳市| 定安县| 桑日县| 同德县| 道真| 石林| 闻喜县| 兴安盟| 昔阳县| 拉孜县| 万载县| 顺昌县| 金湖县| 南汇区| 子洲县| 蒲江县| 苏尼特右旗| 淮南市| 惠水县| 焦作市| 台中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