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18分钟处破痛哭av,大地资源第二页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西欧free性video欧美

中環雙碳專欄|零碳要聞(5月12日-5月25日)

發布日期:2025-05-29 瀏覽次數:142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十五五”將經歷碳達峰 美麗中國建設如何承上啟下

國網破解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難題

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深圳召開

我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投用

南方區域首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在廣州揭牌成立



---------------------------------------------國家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研究進一步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強化新型工業化綠色底色。要推進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實施,積極應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加快重點行業綠色改造升級。要引領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加大清潔能源、綠色產品推廣,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要加強共性技術攻關,完善重點領域標準,優化相關政策,健全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更好支持和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會議指出,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對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區域間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推動建立覆蓋更加全面、權責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細化重點任務和落實舉措,實現生態產品供給地與受益地良性互動。要深入推進大江大河干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穩步拓展補償領域,積極探索森林、草原、大氣等其他生態環境要素補償方式。要健全獎罰分明的制度機制,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保護、誰受益”,研究完善激勵約束政策,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新華社 2025/05/23


“十五五”將經歷碳達峰 美麗中國建設如何承上啟下


5月24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5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包括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在內的200余位與會者,為“十五五”美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


生態環境部部長、論壇主席黃潤秋表示,“十五五”時期是美麗中國建設承上啟下、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關鍵時期,將突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工作主線,強化“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導向,推動“十五五”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標志性成果。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介紹,“十五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出口為主的驅動,向創新和消費為主的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綠色低碳的投資生產消費已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驅動力量。


“‘十五五’期間會經歷碳達峰階段,如何發揮好碳達峰牽引綠色轉型的這一過程十分關鍵。”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說,從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階段到2035年,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能源的剛性增長需求也會給“雙碳”目標的實現帶來巨大壓力。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美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萬軍表示,“十五五”期間,環境治理、生態安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國際環境合作都處在轉型關鍵期,要著眼于美麗中國的長期進程來謀劃“十五五”目標任務。


《美麗中國在行動》2025年度報告也在論壇中發布,報告跟蹤梳理了近一年美麗中國建設戰略部署、重點領域進展成效以及地方實踐等。


據了解,此次論壇的相關政策建議將報生態環境部作為“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重要參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5/24


國網破解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難題


5月20日,國家電網發布了高比例新能源大電網運行控制系統,支撐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增至14.1億千瓦,助力新能源消納水平提升至96.1%,標志著我國率先解決了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級難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已超四成,為確保大規模新能源安全穩定接入大電網,我國自主研發了新能源大電網運行控制系統。該系統具備仿真分析、經濟調度和故障防御三大功能,已廣泛覆蓋6萬余座變電站與數十萬座新能源場站,能在單日3.6億千瓦新能源出力波動下實現源網荷儲快速經濟調配,支撐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新能源消納規模最大的電網。


世界能源理事會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安吉拉·威爾金森表示,中國的能源轉型,其首要戰略重點是保障能源安全,大規模的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以一種非常智能的方式連接,將電源側與需求側連接起來,而且有更多的實時管理,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來源:央視新聞 2025/05/21


---------------------------------------------地方動態------------------------------------------------

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深圳召開


5月12日,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廣東深圳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勁松出席會議并講話。


萬勁松指出,綠證既是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的“身份證”,也是企業能源轉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書”,既是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通行證”,也是企業增加綠色收益、提升形象和產品競爭力的“增值卡”,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服務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綠色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近兩年來,隨著綠證制度加快完善,我國已構建起全范圍覆蓋、全周期閉環、全過程透明、全環節高效的綠證制度體系,從制度及運行機制上保障綠證的權威性和唯一性。


會上,國家能源局、國家節能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綠證相關政策情況,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介紹了綠證市場建設實踐情況,南方電網、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協合新能源、比亞迪、阿里巴巴集團、富士康、中鋁集團、中國寶武、海螺水泥、巴斯夫、奧特斯(中國)、百威投資(中國)分別代表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及國內外用能企業進行發言,中國歐盟商會、氣候組織、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等國際組織代表就綠證使用進行了探討交流。

來源:國家能源局2025/05/13


-----------------------------------------------市場實踐----------------------------------------------


我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投用


中國海油22日發布消息,中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臺投用。油田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純、加壓至超臨界狀態,通過一口回注井,以初期8噸/小時的速度精準注入地下油藏,既驅動原油增產,又實現二氧化碳封存,開創“以碳驅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


恩平15-1平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里,作業水深約90米,所開發油田群高峰日產原油超7500噸。恩平15-1油田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還將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項目的成功投用,實現了中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裝備技術的全鏈條升級,未來10年將規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萬噸,并驅動原油增產達20萬噸,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海油恩平油田作業區總經理萬年輝說。后續,隨著裝備的進一步升級,二氧化碳回注量將提升至17噸/小時,高峰單井增油量達1.5萬噸/年,具備更強的增產降碳能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5/23


南方區域首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在廣州揭牌成立


5月22日,廣州市雙碳服務中心(綠電綠證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一由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主要建設的創新平臺,以“政企橋梁、產業紐帶、技術平臺”三位一體的獨特定位,未來將圍繞“精準‘算碳’、智能‘管碳’、高效‘易碳’、科學‘降碳’、創新‘用碳’”五大核心領域深度發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廣州方案”。


2025年4月,南方電網公司印發《公司統籌推進涉碳業務發展工作方案》后,廣州供電局率先貫徹落實“因地制宜建設省地‘雙碳’服務中心”的要求,成立南方電網經營區內第一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


作為支撐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的關鍵抓手,廣州雙碳服務中心創新推出“穗碳云”平臺——這一被譽為“能源數字管家”的系統,將推動整合電、氣、水、油等全品類用能數據,實現碳排放監測從“模糊估算”到“精準畫像”的跨越。


展望2027年,廣州雙碳服務中心將依托“穗碳云”平臺打造百億級雙碳服務產業集群,形成涵蓋碳足跡核算、碳金融創新、分布式能源開發等全鏈條的服務體系。其戰略目標不僅是建設區域統一碳市場,更要向全國輸出“廣州經驗”——從技術標準到商業模式,從政策創新到生態構建,為全球城市綠色轉型提供范例。

來源:廣州日報2025/05/22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十五五”將經歷碳達峰 美麗中國建設如何承上啟下

國網破解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難題

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深圳召開

我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投用

南方區域首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在廣州揭牌成立



---------------------------------------------國家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研究進一步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強化新型工業化綠色底色。要推進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實施,積極應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加快重點行業綠色改造升級。要引領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加大清潔能源、綠色產品推廣,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要加強共性技術攻關,完善重點領域標準,優化相關政策,健全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更好支持和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會議指出,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對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區域間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推動建立覆蓋更加全面、權責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細化重點任務和落實舉措,實現生態產品供給地與受益地良性互動。要深入推進大江大河干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穩步拓展補償領域,積極探索森林、草原、大氣等其他生態環境要素補償方式。要健全獎罰分明的制度機制,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保護、誰受益”,研究完善激勵約束政策,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新華社 2025/05/23


“十五五”將經歷碳達峰 美麗中國建設如何承上啟下


5月24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5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包括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在內的200余位與會者,為“十五五”美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


生態環境部部長、論壇主席黃潤秋表示,“十五五”時期是美麗中國建設承上啟下、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關鍵時期,將突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工作主線,強化“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導向,推動“十五五”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標志性成果。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介紹,“十五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出口為主的驅動,向創新和消費為主的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綠色低碳的投資生產消費已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驅動力量。


“‘十五五’期間會經歷碳達峰階段,如何發揮好碳達峰牽引綠色轉型的這一過程十分關鍵。”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說,從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階段到2035年,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能源的剛性增長需求也會給“雙碳”目標的實現帶來巨大壓力。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美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萬軍表示,“十五五”期間,環境治理、生態安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國際環境合作都處在轉型關鍵期,要著眼于美麗中國的長期進程來謀劃“十五五”目標任務。


《美麗中國在行動》2025年度報告也在論壇中發布,報告跟蹤梳理了近一年美麗中國建設戰略部署、重點領域進展成效以及地方實踐等。


據了解,此次論壇的相關政策建議將報生態環境部作為“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重要參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5/24


國網破解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難題


5月20日,國家電網發布了高比例新能源大電網運行控制系統,支撐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增至14.1億千瓦,助力新能源消納水平提升至96.1%,標志著我國率先解決了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級難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已超四成,為確保大規模新能源安全穩定接入大電網,我國自主研發了新能源大電網運行控制系統。該系統具備仿真分析、經濟調度和故障防御三大功能,已廣泛覆蓋6萬余座變電站與數十萬座新能源場站,能在單日3.6億千瓦新能源出力波動下實現源網荷儲快速經濟調配,支撐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新能源消納規模最大的電網。


世界能源理事會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安吉拉·威爾金森表示,中國的能源轉型,其首要戰略重點是保障能源安全,大規模的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以一種非常智能的方式連接,將電源側與需求側連接起來,而且有更多的實時管理,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來源:央視新聞 2025/05/21


---------------------------------------------地方動態------------------------------------------------

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深圳召開


5月12日,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政策宣介會在廣東深圳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勁松出席會議并講話。


萬勁松指出,綠證既是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的“身份證”,也是企業能源轉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書”,既是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通行證”,也是企業增加綠色收益、提升形象和產品競爭力的“增值卡”,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服務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綠色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近兩年來,隨著綠證制度加快完善,我國已構建起全范圍覆蓋、全周期閉環、全過程透明、全環節高效的綠證制度體系,從制度及運行機制上保障綠證的權威性和唯一性。


會上,國家能源局、國家節能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綠證相關政策情況,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介紹了綠證市場建設實踐情況,南方電網、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協合新能源、比亞迪、阿里巴巴集團、富士康、中鋁集團、中國寶武、海螺水泥、巴斯夫、奧特斯(中國)、百威投資(中國)分別代表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及國內外用能企業進行發言,中國歐盟商會、氣候組織、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等國際組織代表就綠證使用進行了探討交流。

來源:國家能源局2025/05/13


-----------------------------------------------市場實踐----------------------------------------------


我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投用


中國海油22日發布消息,中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臺投用。油田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純、加壓至超臨界狀態,通過一口回注井,以初期8噸/小時的速度精準注入地下油藏,既驅動原油增產,又實現二氧化碳封存,開創“以碳驅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


恩平15-1平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里,作業水深約90米,所開發油田群高峰日產原油超7500噸。恩平15-1油田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還將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項目的成功投用,實現了中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裝備技術的全鏈條升級,未來10年將規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萬噸,并驅動原油增產達20萬噸,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海油恩平油田作業區總經理萬年輝說。后續,隨著裝備的進一步升級,二氧化碳回注量將提升至17噸/小時,高峰單井增油量達1.5萬噸/年,具備更強的增產降碳能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5/23


南方區域首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在廣州揭牌成立


5月22日,廣州市雙碳服務中心(綠電綠證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一由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主要建設的創新平臺,以“政企橋梁、產業紐帶、技術平臺”三位一體的獨特定位,未來將圍繞“精準‘算碳’、智能‘管碳’、高效‘易碳’、科學‘降碳’、創新‘用碳’”五大核心領域深度發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廣州方案”。


2025年4月,南方電網公司印發《公司統籌推進涉碳業務發展工作方案》后,廣州供電局率先貫徹落實“因地制宜建設省地‘雙碳’服務中心”的要求,成立南方電網經營區內第一個地市級雙碳服務中心。


作為支撐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的關鍵抓手,廣州雙碳服務中心創新推出“穗碳云”平臺——這一被譽為“能源數字管家”的系統,將推動整合電、氣、水、油等全品類用能數據,實現碳排放監測從“模糊估算”到“精準畫像”的跨越。


展望2027年,廣州雙碳服務中心將依托“穗碳云”平臺打造百億級雙碳服務產業集群,形成涵蓋碳足跡核算、碳金融創新、分布式能源開發等全鏈條的服務體系。其戰略目標不僅是建設區域統一碳市場,更要向全國輸出“廣州經驗”——從技術標準到商業模式,從政策創新到生態構建,為全球城市綠色轉型提供范例。

來源:廣州日報2025/05/22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独山县| 吕梁市| 苏尼特左旗| 肇源县| 辽中县| 昭通市| 九龙城区| 赤壁市| 永平县| 卢龙县| 北安市| 防城港市| 鸡泽县| 武夷山市| 铜鼓县| 新宁县| 灵川县| 花垣县| 德江县| 慈利县| 荣昌县| 岑溪市| 专栏| 台中县| 崇信县| 江口县| 铁岭市| 正定县| 同德县| 富宁县| 公安县| 灌南县| 民和| 廉江市| 镇雄县| 黄大仙区| 庆阳市| 大同市| 布拖县|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