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18分钟处破痛哭av,大地资源第二页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西欧free性video欧美

中環雙碳專欄|零碳要聞(6月9日-6月22日)

發布日期:2025-07-10 瀏覽次數:5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15部門出臺“氣候標尺”,零碳園區創建有了“度量衡”

五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國家能源局啟動氫能試點,覆蓋“制儲輸用”全鏈條

《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印發

上交所制定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

前5月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


---------------------------------------------國家政策------------------------------------------------

15部門出臺“氣候標尺”,零碳園區創建有了“度量衡” 

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近日出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標準體系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這份《方案》緊握“雙碳”脈搏,在充分銜接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套包括基礎能力支撐標準、減緩氣候變化標準和適應氣候變化標準在內的層次分明、覆蓋全面的“氣候標尺”體系。


在減緩氣候變化標準方面,《方案》提出,重點加快制定零碳工廠、零碳園區、低碳城市評價導則,研究與制定工廠、企業、園區低碳/零碳聲明及活動碳中和認證的流程和規范,加強與全球品牌企業所采納的企業凈零排放承諾、企業碳中和目標等標準的銜接。


有分析人士認為,《方案》發布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零碳園區建設,將很快擁有科學統一、權威可信的“度量衡”。

來源:中國環境報2025/06/11



五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記者周圓、張辛欣)記者3日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通知,組織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據悉,此次活動以“綠色、低碳、智能、安全——賦能新農村,暢享新出行”為主題,旨在加快補齊鄉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構建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鄉村居民出行體系。


活動將選取滿足鄉村地區使用需求、口碑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車型,開展展覽展示、試乘試駕等活動;組織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服務企業,充換電服務企業,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企業協同下鄉;推動車網互動技術在鄉村地區應用,落實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減免,汽車以舊換新,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政策,鼓勵車企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水平。


活動還將選取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比例不高、市場潛力較大的典型縣域城市,舉行若干場專場活動,并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鼓勵各類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金融、充換電及售后服務等領域經營主體共同參與,定制“購車優惠+用能支持+服務保障”一體化促銷方案,健全覆蓋購車、用車、養車全周期售后服務網絡。

來源: 新華網 2025/06/03




國家能源局啟動氫能試點,覆蓋“制儲輸用”全鏈條

6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能源領域氫能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此次試點分為項目試點與區域試點,將圍繞氫能制取、儲運、應用以及共性支撐4大核心領域的11個具體方向展開。


項目試點由業主單位進行申報,以單一試點方向為主,要求項目商業模式清晰、成本效益明顯、減碳效果突出;區域試點由牽頭城市進行申報,覆蓋氫能“制儲輸用”多個試點方向,對城市層面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配套能力提出了系統要求。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生產消費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年,我國占比超50%,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國家。


氫能專家林伯強表示,目前中國氫能產業以供給驅動為主,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手段來拉動下游重工業的減排轉型,因此綠氫應用場景十分有限。應用端的規模化拓展依賴政策引導,尤其需要國家在需求側出臺更具實質性的激勵措施。

來源:21世界經濟報 2025/06/11


---------------------------------------------------地方動態-------------------------------------------------------


《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印發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其中提出,2025至2030年為起步發展期,建成10個以上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1—3個百兆瓦級綠電制氫示范項目,建成1—3個氫基綠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各類型加氫站50座,在港口、園區或城區打造10條運營示范線,燃料電池汽車產量達到6000輛/年,實現氫能規模化商業應用。力爭形成3萬噸/年綠氫生產能力,10萬噸/年氫基綠色燃料生產能力,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年。2030至2035年為快速躍升期,形成10萬噸/年綠氫生產能力、100萬噸/年氫基綠色燃料生產能力,綠氫在我省氫源中占比達到40%以上,建成東南沿海重要的綠氫及氫基綠色燃料供應基地、輸運樞紐和加注中心,形成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多元應用場景的產業體系,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年。

來源:澎湃財訊 2025/06/18


--------------------------------------------市場實踐-------------------------------------------------


上交所制定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

人民財訊6月19日電,近日,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上交所制定完成《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要求,銜接《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旨在推動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水平再上新臺階。行動方案圍繞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這一核心目標,針對ESG評級提升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出六大方面工作舉措。一是提供評級指導。二是推動溝通交流。三是改進信息披露。四是形成最佳示范。五是加強正向激勵。六是提升管理績效。

來源:證券時報2025/06/19


前5月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

記者從18日舉辦的2025年電力市場發展論壇上獲悉,今年前5月,中國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快速增長。


2025年是中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10周年。10年來,中國電力市場化建設快速推進,已初步建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已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6.2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由17%提升至63%。隨著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不斷實現新突破,新能源發電全面進入市場、參與競爭。2024年,全國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占全部新能源發電量的比重達到55%,超過半數的新能源實現入市,新能源已具備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條件。


綠色電力消費電量也在持續增長。2025年1—5月,中國綠電交易電量達到2209.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2%。2024年,全國綠電交易總量突破2300億千瓦時,達到2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7.9%,有效滿足了經濟社會綠色電力消費需求,能源低碳轉型的活力充分釋放。


與此同時,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的市場格局已基本形成,持續激發電力市場內生動力。目前中國電力經營主體已經突破80萬家,較2016年增長了近20倍,售電公司達到4000余家,超60萬家零售用戶通過零售市場購電,電力市場活躍程度大幅提高,獨立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型主體蓬勃發展,多元主體友好互動的新型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20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15部門出臺“氣候標尺”,零碳園區創建有了“度量衡”

五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國家能源局啟動氫能試點,覆蓋“制儲輸用”全鏈條

《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印發

上交所制定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

前5月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


---------------------------------------------國家政策------------------------------------------------

15部門出臺“氣候標尺”,零碳園區創建有了“度量衡” 

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近日出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標準體系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這份《方案》緊握“雙碳”脈搏,在充分銜接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套包括基礎能力支撐標準、減緩氣候變化標準和適應氣候變化標準在內的層次分明、覆蓋全面的“氣候標尺”體系。


在減緩氣候變化標準方面,《方案》提出,重點加快制定零碳工廠、零碳園區、低碳城市評價導則,研究與制定工廠、企業、園區低碳/零碳聲明及活動碳中和認證的流程和規范,加強與全球品牌企業所采納的企業凈零排放承諾、企業碳中和目標等標準的銜接。


有分析人士認為,《方案》發布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零碳園區建設,將很快擁有科學統一、權威可信的“度量衡”。

來源:中國環境報2025/06/11



五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記者周圓、張辛欣)記者3日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通知,組織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據悉,此次活動以“綠色、低碳、智能、安全——賦能新農村,暢享新出行”為主題,旨在加快補齊鄉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構建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鄉村居民出行體系。


活動將選取滿足鄉村地區使用需求、口碑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車型,開展展覽展示、試乘試駕等活動;組織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服務企業,充換電服務企業,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企業協同下鄉;推動車網互動技術在鄉村地區應用,落實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減免,汽車以舊換新,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政策,鼓勵車企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水平。


活動還將選取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比例不高、市場潛力較大的典型縣域城市,舉行若干場專場活動,并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鼓勵各類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金融、充換電及售后服務等領域經營主體共同參與,定制“購車優惠+用能支持+服務保障”一體化促銷方案,健全覆蓋購車、用車、養車全周期售后服務網絡。

來源: 新華網 2025/06/03




國家能源局啟動氫能試點,覆蓋“制儲輸用”全鏈條

6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能源領域氫能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此次試點分為項目試點與區域試點,將圍繞氫能制取、儲運、應用以及共性支撐4大核心領域的11個具體方向展開。


項目試點由業主單位進行申報,以單一試點方向為主,要求項目商業模式清晰、成本效益明顯、減碳效果突出;區域試點由牽頭城市進行申報,覆蓋氫能“制儲輸用”多個試點方向,對城市層面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配套能力提出了系統要求。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生產消費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年,我國占比超50%,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國家。


氫能專家林伯強表示,目前中國氫能產業以供給驅動為主,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手段來拉動下游重工業的減排轉型,因此綠氫應用場景十分有限。應用端的規模化拓展依賴政策引導,尤其需要國家在需求側出臺更具實質性的激勵措施。

來源:21世界經濟報 2025/06/11


---------------------------------------------------地方動態-------------------------------------------------------


《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印發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其中提出,2025至2030年為起步發展期,建成10個以上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1—3個百兆瓦級綠電制氫示范項目,建成1—3個氫基綠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各類型加氫站50座,在港口、園區或城區打造10條運營示范線,燃料電池汽車產量達到6000輛/年,實現氫能規模化商業應用。力爭形成3萬噸/年綠氫生產能力,10萬噸/年氫基綠色燃料生產能力,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年。2030至2035年為快速躍升期,形成10萬噸/年綠氫生產能力、100萬噸/年氫基綠色燃料生產能力,綠氫在我省氫源中占比達到40%以上,建成東南沿海重要的綠氫及氫基綠色燃料供應基地、輸運樞紐和加注中心,形成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多元應用場景的產業體系,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年。

來源:澎湃財訊 2025/06/18


--------------------------------------------市場實踐-------------------------------------------------


上交所制定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

人民財訊6月19日電,近日,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上交所制定完成《推動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要求,銜接《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旨在推動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水平再上新臺階。行動方案圍繞提升滬市上市公司ESG評級這一核心目標,針對ESG評級提升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出六大方面工作舉措。一是提供評級指導。二是推動溝通交流。三是改進信息披露。四是形成最佳示范。五是加強正向激勵。六是提升管理績效。

來源:證券時報2025/06/19


前5月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

記者從18日舉辦的2025年電力市場發展論壇上獲悉,今年前5月,中國綠電交易量超過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快速增長。


2025年是中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10周年。10年來,中國電力市場化建設快速推進,已初步建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已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6.2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由17%提升至63%。隨著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不斷實現新突破,新能源發電全面進入市場、參與競爭。2024年,全國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占全部新能源發電量的比重達到55%,超過半數的新能源實現入市,新能源已具備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條件。


綠色電力消費電量也在持續增長。2025年1—5月,中國綠電交易電量達到2209.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2%。2024年,全國綠電交易總量突破2300億千瓦時,達到2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7.9%,有效滿足了經濟社會綠色電力消費需求,能源低碳轉型的活力充分釋放。


與此同時,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的市場格局已基本形成,持續激發電力市場內生動力。目前中國電力經營主體已經突破80萬家,較2016年增長了近20倍,售電公司達到4000余家,超60萬家零售用戶通過零售市場購電,電力市場活躍程度大幅提高,獨立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型主體蓬勃發展,多元主體友好互動的新型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20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溧阳市| 任丘市| 咸丰县| 固安县| 海宁市| 军事| 新民市| 余江县| 马龙县| 皋兰县| 灵寿县| 莱芜市| 无极县| 饶阳县| 新疆| 福安市| 积石山| 九江市| 宁陵县| 水城县| 辽阳市| 陆良县| 林州市| 苍南县| 江口县| 当涂县| 西藏| 探索| 客服| 盖州市| 新乡县| 左权县| 濮阳县| 镇雄县| 个旧市| 龙泉市| 岫岩| 仪陇县| 鸡东县| 华亭县|